【新北.三芝】一起下田踩泥巴,半日農夫採茭白筍體驗!
這一次我們來到三芝,參加當地農會舉辦的採茭白筍活動,先說結論,打赤腳穿梭在茭白筍田中,對都市小孩是一項難得的體驗,很適合親子一起來參與!
這裡的茭白筍真的好吃!一年只採收一期,用大屯山系的溪水活水灌概,味道鮮甜和一般的市場買的不一樣,吃過三芝的茭白筍真的是回不去一般市場!(不誇張)!
▲ 活動當天在三芝遊客中心集合。
三芝遊客中心也是名人文物的展示館,展示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、第一位國際作曲家江文也、第一位民選總統李登輝,以及政治先鋒盧修一的生平事蹟。
遊客中心的內部仿古代建築設計,不只有名人展館,還有三芝的歷史環境介紹,有興趣的遊客可以多做停留。
▲ 早上9點30-40分到遊客中心找工作人員簽到,他們會給遊客雨衣、手套、袋子和水。
▲ 出發之前,工作人員會先說明採茭白筍的方法。
這一次採的茭白筍是屬於晚生種,外殼比較紅一些,去年採的是早生種,每一年會採的茭白筍品種不一定,以三芝農會公告的為主。
工作人員說明完就出發到茭白筍的農田,離三芝遊客中心不到五分鐘的距離。
▲ 茭白筍農田(非當事田),當事田已經被採得一空了。
採茭白筍的裝備
1. 雨衣、手套:茭白筍的葉子很高(看下一張圖)而且會割傷人,在田裡穿梭一定要穿雨衣和戴手套。
2. 雨衣、手套:茭白筍的葉子很高(看下一張圖)而且會割傷人,在田裡穿梭一定要穿雨衣和戴手套。
不建議穿雨鞋,不管長的還是短的踩進水田裡都很難拔起,除非是穿專業的務農工作服(但我們一般人不會有),所以還是乖乖脫鞋子比較實在。
▲ 同一團遊客準備的雨鞋太短,踩進水田鞋子拔不出來反而容易跌倒。
▲ 同一團的阿姨原本也是穿長雨鞋,後來也放棄了,乾脆打赤腳上陣。
採茭白筍的注意事項
1.不戴手錶、戒子和拿刀子:掉在泥田裡面很難撿,而且會讓之後下田的人踩到受傷,有的人會想帶刀子去割比較快,但茭白筍徒手就可以採,不需要用到刀子。
2.記得帶一套換洗衣服。 即使穿上雨衣,還是會搞的滿身都是泥巴。
▲ 我們採完茭白筍,褲子上都是泥巴。
茭白筍怎麼採?
1.採之前先輕壓一下,壓下去空空的,代表還是小茭白筍,就放它一條生路吧!
2.採的時候先剝開兩邊的葉子。
3.找到茭白筍的節點,輕輕一折就可以了。(老實說,我們一開始還不太會採,挑的這根茭白筍是沒肉的。)
4.茭白筍的葉子很長,兩手用食指和大拇指壓平,這時候兩手用食指和大拇指壓平要折斷的地方,輕輕一折就斷了,用轉的反而折不斷。
5.茭白筍的葉子直接丟在田裡,化作土壤的肥料。
6.葉子不要剝太多,尤其剝到白肉露出來只能保存2天,保留葉子的茭白筍可以放7天。
驗收成果
▲ 我們採的茭白筍,不能說是滿載而歸……,裡面很多沒肉的。
同團的很多阿姨們都來過很多次了,她們很快採了很多飽滿的茭白筍,我們只剩瘦瘦的可以採又不太會挑,很多回家剝開來大概只有鉛筆大小,還好後來工作人很好心,給了我們幾個比較大的。
不過,我們志在參加不在得獎,一個半小時的採茭白筍體驗很有趣,我們打算等明年再預約一次。
怎麼判斷茭白筍的好壞?
一刀切下去,裡面全是是白色的茭白筍比較嫰,如果切開來裡面有黑點,不是壞掉,這是菰黑穗菌,會幫助茭白筍長大,還是可以吃,而且對身體很好,黑點太多就是老化了,吃起來會很硬。
茭白筍的料理
愛米決定將採回來的茭白筍用四種方式來料理:生吃、帶葉烤、清炒、三杯。
話不多說,趕快先來料理看看。
▲ 右邊生切,左邊帶葉烤。
茭白筍生吃很脆,有一股淡淡的甜味。
帶葉烤茭白筍讓人驚艷,首先會聞到葉子的清香,一口咬下多汁又甘甜,不加任何調味料,原汁原味就已經很好吃,喜歡吃鹹一點的人,加一點鹽巴也很好吃!!
▲ 香蒜茭白筍。
剛炒起來先吃了一口,簡直入口即化。愛米個人覺得,加了蒜香有一點搶過茭白筍的原味,下一次清炒看看,倒是默德很喜歡。
▲ 三杯茭白筍。
本來以為三杯會讓茭白筍味道消失,結果完全不會,茭白筍還是很甜,非常下飯!
四道菜的排名:
愛米 帶葉烤>三杯>蒜香>生吃
默德 帶葉烤>蒜香>三杯>生吃
以上是我們的採茭白筍的體驗,
大家如果有茭白筍其他的料理方法也可以留言和我們分享哦!
一般留言